“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就诊效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今年,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作为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工作以数字化手段打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减少了各级医院检查检验设备的占用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缓解了看病排长队问题,也减轻了患者费用负担,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
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贵阳市接入贵州省医学检验结果共享信息平台的3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累计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160440人次,为患者节约费用190余万元。
12月23日下午,市民王女士一家带着3岁的孩子来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孩子一直有点咳嗽,我担心转成肺炎,在我家附近的医院治疗却一直不见好,想着还是来市妇幼保健院看看放心点。”王女士说。接诊的急诊科医生了解孩子的基本病史后,又通过贵州省医学检验结果共享信息平台调阅孩子的病历档案进行诊断,很快就告诉王女士,孩子一天前做了相关检查,从检查结果和就诊资料来看,与当前病情相符合,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这次就诊的诊治参考依据,目前不需要再做相关检查。随后,医生制定后续诊疗方案,为孩子安排治疗方案,整个就诊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这样的就诊效率,让王女士没有反应过来。“这么简单?不需要做其他检查了?我们就想着带孩子看病特别麻烦,还特地全家出动,准备到时候我去交钱、丈夫去排队呢。”王女士感慨道。
在该院急诊治疗区,对于高效的就诊效率有着相同感受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看病真是方便多了,很多医院的检查结果都可以互相查看,为我们节省了时间,也大大减轻了负担。”
“医生在开检查检验申请单时,只要患者有30天(部分项目14天)以内的相同检查检验项目,系统就会自动弹出窗口,供医生选择是否互认。”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医生许浩介绍,在平台上输入检查项目名称,患者之前在省内二级及以上的医院所做的检查情况便会详细列出,医生查看原始影像资料等检查结果后,可以选择互认直接引用结果,也可以选择不互认,但必须注明不互认原因,以便留存备查。
“以前部分患者会带着其他医院的片子就诊,现在通过平台就可以直接看到动态影像等检查结果,更加清晰和方便。同时,平台还完善了触发机制和监测机制,通过自动触发弹窗提醒、实时追踪监测,确保结果应认尽认,做到每一条互认或不互认的记录都纳入监管。”许浩说,“重新做检查需要缴费、排队等,对孕妇和带小孩来看病的家长来说,又辛苦又耗时,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推行结果互认后,受到就诊患者的欢迎。我们还加大宣传力度并公布监督电话,不断提升就诊患者对结果互认的知晓率。”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缩短患者就医时间、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2023年,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依托医疗健康数据平台,按照编码统一、提醒精准、调阅迅速、互认方便、操作便捷的标准,建成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接入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医疗机构检查图像数据、诊断结论及检验数据等自动采集、动态更新、互通共享。
同时,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先后印发《贵阳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实施方案》《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的工作提示》,明确将执行检查检验互认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医生收入不再与开具检查检验申请单数量挂钩,而是与诊疗效率和质量挂钩。此举既减少了群众就医时间,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
目前,贵阳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项目涵盖血细胞分析、尿常规检查、淀粉酶测定、胸部检查等59个检验项目及8个检查项目,并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做到互认项目成熟一个纳入一个。规定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是原始图像和检验数据,不包括医生出具的诊断结论,需要由接诊医生自行重新诊断,从而有效解决了上级医院不敢认同下级医院诊断结论的问题。同时明确因患者病情变化、处于急诊急救等11类情形以及其他确需复查的,经说明原因后可以选择不互认。
下一步,贵阳市卫健局还将通过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和医疗机构内部绩效分配机制,保障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合理收入不受影响,进一步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同时,明确划分责任,规定临床医生对其出具的诊断结论的准确性负责,质量控制中心对质量控制结论的可靠性负责,操作技师对其拍摄、检验所产生的数据的可用性负责。
来源:贵阳日报